热敏电阻10K是一种在25℃时阻值为10kΩ的负温度系数(NTC)热敏电阻,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、控制及补偿场景。以下是
热敏电阻10K的基本参数详细介绍:

标称电阻值(R₂₅):在25℃时,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kΩ。这是识别热敏电阻型号的关键参数。
B值(温度系数):反映电阻随温度变化的速率。常用B₂₅/₈₅(即在25℃-85℃区间内计算得出)表示,常见值为3950K,但非唯一。B值决定了热敏电阻的温度-电阻特性曲线的陡峭程度。
允许工作温度范围:器件可以安全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,具体值取决于型号和封装。一般来说,10K NTC热敏电阻主要使用在低温的产品应用中,一般在80℃以下。
zui大允许功率(Pₘₐₓ):在25℃环境温度下,器件能长期承受的zui大耗散功率。超过此值会导致过热损坏。
耗散系数(δ):表示热敏电阻自身功耗与环境的热耦合程度,即温升1℃所需的功率。封装越小,耗散系数通常越低。
热时间常数(τ):在零功率条件下,热敏电阻对温度阶跃变化响应达到63.2%所需的时间,反映热惯性。
电阻精度:出厂时标称电阻值的实际允许偏差范围,常见为±1%、±2%、±3%、±5%、±10%。精度要求越高,成本通常越高。
B值精度:出厂时B值的实际允许偏差范围,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。